修行中,我们对佛法唯一依止为四依法。请开示四依法之名词释义。
释迦牟尼佛曾说“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何为法?破无明者为法。法非文字,觉悟者可用一切方便手段度化众生,令无明烦恼觉悟,犹如香积国土的如来,以香味令众生觉悟,而光明国土的如来,以光芒令众生觉悟,有的佛国世界,以众生摇摆身躯令其开悟,种种不一,皆是方便随顺。
何为义?诸法性空,本来清净,圆满周遍,不即不离,言语道断,随顺生灭,无取无证,当下不动,名第一义,第一义即如来,如来是义而非名相,义何来第二者?因此又说佛佛道同,本无二佛。
何为了义?见诸相非相,证诸心无得,是名了义,义非思维概念,而是于思维概念中,清净明澈,无生无灭者,名了自性究竟义;何为不了义?离心求法,攀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生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心缘名色,名色染心,心相相续即名生死,生灭相对之法,心外求佛,即名不了义。
何为智?何为识?分别为识,离分别为智;分别乃迷茫心攀缘业身所现取舍,心取诸相即为分别,分别名识心;心乃自性错觉,错觉凝固则有心,心即存在感,存在感又名识阴,所现三界虚空世界,是生死轮回之根本。
如来言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何为法?
法因分别生,亦由分别灭,法是堪破妄心的钥匙,妄心消散,法法无生,是名佛法。
依义不依语,何为语?心识分别攀缘六根,根尘扰识,分别心生分别意,是为语,语为心妄,本是道路,非目的。
何为义?一切文字语言皆是指月之手,渡河竹筏,通过语言文字指引的方向,见证诸法实相,实相无相,亦无无相,即心离心,即相离相,本自清净,随顺无染,落落清净,当下圆满的,名义,又名诸佛法身,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是名如来。
依智不依识,何为智?何为识?心离分别为智,心染分别即识!识乃妄心,妄心本幻,幻性本空,故而,见诸相非相,即名诸佛,心离诸相即智,故云,转识成智,识与智,本同一体,依妄显智,妄灭智空,是名随顺涅槃。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何为了义?何为不了义?知法我皆空,空不可得,知诸相非相,诸相唯心,心不可得,相不可得,心相本空,空无所住,是名了义,
何为不了义?佛说三乘法,实乃第一义,三乘者,众生上中下根性者,并非法有三乘,法本无法,若言如来有少法可得,即名谤佛,依众生迷茫,所现破迷茫的手段道路,是名诸法,依众生不同根性,所现声闻、圆觉,以及佛乘,是名方便法,法法无自性,只因众心生,众生闻法明悟自心,明心则心空,见法则法灭,何以故?自性生万法,不染诸法故,名究竟涅槃,何为究竟?随顺方便也!何为涅槃?无生无灭,周遍不动是!
故而,了佛义者,随顺万法,方便救度,不挂一法,清静如如,不了佛义者,名相中徘徊,执迷文字名相,空耗岁月,如水中捞月,镜中取花,终不可得!
何以故?诸心非心,心幻空故,心不可得,法有自性可得否?既然法无自性,佛教名相可得否?既然佛教名相不可得,你何故认为依名相可以寻找佛?无生无灭,无来无去,不可说,当下清净,从未离舍,何谈寻找?只有失去的可以去寻找,从未失去的,如何找得到?不需求真,只需离幻,离幻即觉,是名当下。
学佛,学的是心,不是意识分别,意识分别累积的名相,只是为了我们认识自己的心,若学法不修行,心外求法,无论你学习什么法,法法皆是轮回,不要让所知障限制了你,何为四依法?何为法,何为心,何为法界,何为三界?云何修行?你掌握的佛教名词,是否可以与你的心灵对应的上?若离心说法,皆是魔说。
就算是掌握了一些名词概念,对于心灵的修持,也没有丝毫意义。可是,你是否知道,不见性者,宣说三藏十二部经,即是魔说?见性者,行住坐卧皆是说法,嬉笑怒骂皆是不动?
达摩祖师《血脉论》曰:
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南岳明心寺法语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