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传记

您所在位置:首页>> 修行入门>> 详细内容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2020年03月17日 22:48:12  |  来源:
24066
摘要:莲池大师是明代四高僧之一。师讳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杭州仁和人,俗姓沈,父德鉴,号明斋先生,为当世名儒。师生而颖异,幼承庭训,深明大义,以孝行著称。十七岁入县学,德行文章鸣于一时,平素好佛理,淡于世味,戒杀生,祭必素,栖心净土,志在出世。自云“三十不售,定超然长往。”三十二岁时,投西山性天和尚座下出家为僧。受具足戒后,云游四方,遍参名师知识,曾入京城参禅门耆宿辨融大师和笑岩禅师等。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后过东昌,忽有所悟。晚年至杭州五云山结茅而居,名其庵曰“云栖”,所以也有称师为“云栖大师”。

竹窗随笔

[明]-莲池大师 著

序 --学诚


莲池大师是明代四高僧之一。师讳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杭州仁和人,俗姓沈,父德鉴,号明斋先生,为当世名儒。师生而颖异,幼承庭训,深明大义,以孝行著称。十七岁入县学,德行文章鸣于一时,平素好佛理,淡于世味,戒杀生,祭必素,栖心净土,志在出世。自云三十不售,定超然长往。三十二岁时,投西山性天和尚座下出家为僧。受具足戒后,云游四方,遍参名师知识,曾入京城参禅门耆宿辨融大师和笑岩禅师等。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后过东昌,忽有所悟。晚年至杭州五云山结茅而居,名其庵曰云栖,所以也有称师为云栖大师

大师施设门庭,以净土念佛法门为主,倡导持名念佛,后世尊推他为莲宗第八祖。同时主张禅、教并重。在《重修云栖禅院记》中大师自述说:大都主以净土,而冬专坐禅,余兼讲诵。表明了这种态度。平素十分注重戒律,所订云栖寺僧约极为严谨,并制定了寺院的日常课诵仪式,为后世所遵循。憨山大师在《莲池大师塔铭》中尊师为法门周孔,推崇备至,谓师之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至若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广运六度,何莫而非妙行?!出世始终无一可议者,可谓法门得佛之全体大用者也。夫非应身大士,朗末法之重昏者,何能至此哉?!

莲池大师著作颇多,尤其是《阿弥陀经疏钞》一书,阐发事理一心,至为渊奥,自莲宗建立以来所未曾有。其它如:《楞严经摸象记》、《遗教经论疏节要》、《梵网经菩萨戒疏发隐》、《沙弥律仪要略》、《禅关策进》、《直道录》、《山房杂录》、《云栖遗稿》等,后来被门人汇编为《云栖法汇》,堪称度世之宝筏,法门之圭臬。

    《竹窗随笔》及《二笔》、《三笔》,是莲池大师的随笔集。他在《竹窗三笔序》中说: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又说: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虽东语西话,宾叩主酬,种种不一,要归于整饬行门、平治心地而已。可见他这书是仿效《容斋随笔》的。从内容上看,其中或借事抒情,意味隽永;或有感而发,夹叙夹议;或感慨教门中的流弊和败坏;或纠正疑误,论证自己的宗教实践与见解;或阐发他对儒佛调和的主张;或宣扬净土及因果报应等。辞约而义丰,言简而意赅,每一则都能给人以深刻新颖的教育与启发,读之可以使人辨别是非,端正知见,消除俗念,促进道心,可谓获益良多。

    福建佛学院演莲法师,执教二十余年,见解深邃,闻思不断,悲心深广,勤于笔耕,弘法利生,不辞劳倦,鉴于时人古文程度有限,往往存在文义理解方面的偏差与困难,法师巧施方便,进行白话注译,以期有效地帮助学人通晓祖师深意,进趣圣道门阶,自他二利,功不唐捐,乐为之序!

00三年七月十五日    佛欢喜日


《竹窗随笔》注译序

 

    莲池大师为明代高僧,淹通宗教,力倡净土,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其崇高的地位。师著述宏富,全集称为《云栖法汇》,有金陵刻经处刻本。其中《竹窗随笔》流行甚广,脍炙人口。它的主要特点:一、见地圆融,深入浅出,言近而旨远。深入固不易,而又能浅出,非于教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者莫能办。二、补偏救弊,苦口婆心。每则皆有感而发,富有针对性。而且这些时弊,于今尤烈,更具有现实意义。读之能令人辨邪正,明是非,正知见。循此而修,自能找到入佛的康庄大道。尝见许多善男信女因入门不慎,罔别邪正,终身成为门外汉,乃至沦为外道而不自知,埋没慧命,多么可痛。因知此书实入道的津梁,学佛的明灯。其实,书中每一段话,就是一次开示,读者如能把每一则都当作为我而说的开示,自当更感亲切而受用不尽了。

    《竹窗随笔》、《二笔》、《三笔》三卷,凡四百二十七则。莆田广化寺演莲法师研读多年,深感受益。考虑到现代有许多文化较低的学佛道友不熟悉文言文,难于普及,为自利利他,善与人同,花许多时光,译为口语,以利流布。并加注释,博搜广罗,煞费苦心,令人感动。移译能达到信、达、雅的程度,自非易事,虽未臻尽善尽美,但已竭尽心力,深堪赞叹。今将付印,嘱缀数语,勉成此文,用志随喜。

 

庚午上元莲婴智坚谨序



竹窗随笔

目录

竹窗随笔注译序

1、僧无为

2、人命呼吸间

3、古今著述

4、儒释和会

5、楞严(一)

6、楞严(二)

7、礼忏功德

8、螯蛎充口

9、东门黄犬

10、为父母杀生

11、鹿祀求名

12、心喻

13、换骨

14、洪州不得珠体

15、坟墓

16、菩萨度生

17、悟后

18、孚遂二座主

19、实悟

20、出家父母反拜

21、生愚死智

22、庄子(一)

23、庄子(二)

24、庄子(三)

25、养老书

26、心得

27、祀神不用牲

28、好乐

29、世智当悟

30、时不可蹉

31、念佛鬼敬

32、鬼神

33、东坡(一)

34、东坡(二)

35、憎爱

36、静之益(一)

37、静之益(二)

38、华严不如艮卦

39、韩淮阴

40、诵经杂话

41、平心荐亡

42、对境

43、去障

44、以苦为乐

45、二客对弈

46、思惟修

47、诤友

48、鼓乐

49、道人重轻

50、佛经不可不读

51、萧妃

52、泰首座

53、睡着无梦时主人

54、布施

55、尚直尚理编

56、戒杀

57、建立丛林

58、僧俗信心

59、损己利人

60、良知

61、心之精神是谓圣

62、寂感

63、来生(一)

64、来生(二)

65、弃舍所长

66、二种鼠

67、僧习

68、古今人不相及

69、物不迁论驳

7、碧岩集

71、兜率悦张无尽

72、宗门问答

73、醉生梦死

74、真道人难

75、空所空尽

76、教外别传

77、发真归元

78、道话

79、楚失弓

80、汤厄(一)

81、汤厄(二)

82、汤厄(三)

83、汤厄(四)

84、经教

85、语录

86、闻谤

87、愚之愚

88、预了

89、广览

90、求人过

91、谋断

92、禅佛相争

93、武夷图

94、谈宗

95、念佛

96、僧性空

97、行脚

98、妙宗钞

99、出神(一)

100、出神(二)

101、闻讣

102、斋素

103、轮回根本

104、病者众生之良药

105、蛇成龙

106、名利

107、临终正念

108、花香

109、人虎传

110、六道互具

111、智慧

112、外学

113、灵裕法师

114、行脚住山

115、楞严房融所作

116、果报(一)

117、果报(二)

118、塞翁

119、神通

120、大豪贵人

121、天台清凉(一)

123、天台清凉(二)

124、栯堂山居诗

125、山色

126、见生梦

127、礼忏僧

128、南岳止观

129、韩昌黎

130、惺寂

131、道原

132、菩萨不现今时

133、如来不救杀业

134、增减古人文字

135、毒蛇喻

136、食肉(一)

137、食肉(二)

138、曹溪不断思想

139、四知

140、四大五行

141、世界

142、年劫

143、学道莫先智

144、道场放赦

145、水陆仪文

146、见僧过

147、心不在内

148、生死根本

149、齐人

150、至诚感人

151、亲善知识

152、念佛不专一

153伎乐

154、身者父母遗体

155、出谷喻(一)

156、出谷喻(二)

157、丸饼诳儿

158、忧乐

159、根原枝叶

160、想见昆仑

161、禅余空谛辩伪

162、种种法门



竹窗二笔

目录

1、般若咒

2、儒童菩萨

3、临济

4、雁荡山

5、悔不为僧

6、佛法作人情

7、黄梅衣钵

8、耳根圆通

9、极乐世界

10、一转语

11、法华要解(一)

12、法华要解(二)

13、朱学谕

14、本身卢舍那

15、衣帛食肉

16、执着

17、好古(一)

18、好古(二)

19、立义难

20、不作佛事

21、鲍助

22、门庭高峻

23、魔着

24、参方须具眼

25、人身难得

26、事怕有心人

27、老成然后出世

28、继祖传灯

29、杀罪

30、宗门语不可乱拟

31、看语录须求古人用心处

32、夜气

33、佛印

34、学贵精专

35、菩萨慈胜声闻

36、宗乘不与教合

37、放参饭

38、僧堂

39、结社会

40、莲社

41、心胆

42、太牢祀孔子

43、儒佛交非

44、好名

45、梁武帝

46、王所花

47、此道

48、金色身

49、出家休心难

50、蚕丝(一)

51、蚕丝(二)

52、吕文正公

53、学道无幸屈

54、著述宜在晚年

55、机缘

56、般若(一)

57、般若(二)

58、般若(三)

59、天台止观

60、看忙

61、辨融

62、禅讲律

63、古玩入吾手

64、悟道难、为善易

65、重许可

66、放生池

67、崔慎求子

68、无子不足忧

69、后身(一)

70、后身(二)

71、后身(三)

72、王介甫

73、喜怒哀乐未发(一)

74、喜怒哀乐未发(二)

75、中峰示众

76、醮事谢将杀生

77、斋月戒杀

78、戒杀延寿

79、宋元悟道居士

80、无义味语

81、信施难消

82、知道不能造

83、远官字

84、念佛镜

85、参究念佛

86、急参急悟

87、解禅偈

88、范景仁

89、习俗

90、厌喧求静

91、除日

92、净土难信之法(一)

93、净土难信之法(二)

94、净土难信之法(三)

95、念佛不碍参禅

96、医戒杀生

97、勘验

98、百法寺道者

99、出世间大孝

100、即心即佛

101、世智辩聪有失

102、好奇

103、无常信

104、参禅非人世中事

105、出家(一)

106、出家(二)

107、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108、参禅

109、印宗法师

110、亲师

111、华严大藏一经

112、袁母

113、儒佛配合

114、立禅

115、论疏

006、净土不可言无

107、随处净土

108、阴阳

109、出胎隔阴之迷

120、道原不信佛法

121、传佛心印

122、传灯

123、金丹

124、四十二章经遗教经

125、大悟小悟

126、悯下

127、菩萨

128、愿力

129、不起念(一)

130、不起念(二)

131、九品往生

132、千僧无一衲子

133、惜寸阴

134、万年寺

135、富贵留恋人

136、鹅道人

137、生日

138、因病食肉

139、人患各执所见

140、姚少师(一)

141、姚少师(二)


竹窗三笔

目录

1、杀生人世大恶

2、昼夜弥陀十万声

3、己事办方可为人

4、自他二利

5、杀生非人所为

6、祀天牛

7、伏羲氏网罟

8、浴水

9、僧宜节俭

10、僧拜父母

11、年少闭关

12、八旬行脚

13、讲宗

14、教人参禅

15、肇论

16、华严论疏

17、评议先贤

18、游名山不愿西方

19、非理募化

20、妄拈古德机缘(一)

21、妄拈古德机缘(二)

22、直言

23、心迹

24、僧务外学

25、僧务杂术(一)

26、僧务杂术(二)

27、周柳翁

28、沸汤施食

29、肉刑

30、心意识

31、制心

32、禅宗净土迟速

33、六祖坛经

34、居山

35、佛性

36、僧畜僮仆

37、文文山

38、出家四料简

39、时光不可空过(一)

40、时光不可空过(二)

41、蔬食上宾

42、李卓吾(一)

43、李卓吾(二)

44、中庸性道教义

45、赵清献

46、经债

47、净土寿终

48、龙舒往生

49、直受菩萨戒

50、刑戒

51、不愿西方(一)

52、不愿西方(二)

53、平侍者

54、四果

55、遗教经

56、四十二章经(一)

57、四十二章经(二)

58、五条衣

59、禅门口诀(一)

60、禅门口诀(二)

61、念佛不见悟人

62、为僧宜孝父母

63、雷霆

64、真友

65、学贵专精

66、传灯

67、刘公真菩萨人

68、续原教论

69、三贤女

70、施食师

71、讲法师

72、一蹉百蹉

73、禁屠

74、畜鱼鹤

75、今日方闲

76、入胎

77、护法

78、儒者辟佛

79、居士搭衣

80、宿命

81、龙眼

82、烧炼

83、南岳誓愿文

84、天台传佛心印

85、水陆仪文

86、师友

87、朝海

88、蔑视西方

89、颂古拈古(一)

90、颂古拈古(二)

91、续入藏诸贤著述

92、南岳天台自言

93、道讥释(一)

94、道讥释(二)

95、出家利益

96、世俗许愿

97、出世间大孝

98、伪造父母恩重经

99、修行不在出家

100、不朽计

101、人不宜食众生肉

102、三难净土

103、念豆佛

104、真诰

105、现报(一)

106、现报(二)

107、念佛惟务一心

108、修福

109、勘试

110、六群僧

111、简藏炼磨

112、世梦

113、性相

114、大鉴大通(一)

115、大鉴大通(二)

116、斋僧钱作僧堂

117、楞严圆通

118、天说(一)

119、天说(二)

120、天说(三)

121、赵定宇作阎王

122、弟子为师服

123、百丈清规

124、刚鬣报

125、天说余



竹窗随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世,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虽东语西话,宾叩主酬,种种不一,要归于整饬行门、平治心地而已。余如世谛中事,无关于法化,无补于修进者,则不暇及焉。噫!吾耄矣,胡不囊括瓶守,而喋喋乃尔?噫!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苟有利于民物,他何恤为?因以付管城子

万历乙卯春日后学云栖袾宏谨识

【注释】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著。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内容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诸子百家、文学艺术以及宋代掌故、人物品评等方面。

赵老:唐朝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曹州郝乡(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俗姓郝。幼年出家,嗣法于南泉普愿禅师。历参黄檗、宝寿、盐官、夹山、五台等诸大德。八十岁时,众请住持赵州(今河北赵县)城东观音院,四十年间,大扬禅风。世寿一百二十岁。敕谥真际大师。后人称之为赵州古佛。著有《真际大师语录》三卷。

寸晷:晷,比喻光阴,时间。寸晷,犹言片刻。

管城子:笔的别称。

【译文】

    古人著有《容斋随笔》,我仿效于竹窗之下,凡平时有所感触的皆记述下来,或时有所见闻的事也加以记述,从初笔至再笔,合起来已经有二册了。当我年届八十岁时,颇能知道从前七十九年的种种不是,而且也能自觉到自己的心地工夫还未达到寂静的境界。无奈年老体弱,很久以来总是耽在乐生堂中休养,未能如赵州老人八十岁仍勤于行脚。于是就在一榻上走访千山,片刻而神游于百世,仍走笔于所感所见,不意之间又成了一册。虽然在内容上有时这里说一段,有时那里说一段,或者跟人探讨一些问题,拉拉杂杂,种种不一。但总的说来,主要还是归结于整饬法门,平治心地而已。其它如世俗中的事,无关于法化的,于修行进道没有补益的,就没有闲工夫提及了。

唉!我已经都这么老的年纪了,为什么不一概保持缄默,还要这样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呢?唉!我已经这么老了,如同斜阳残月,还能有多少时间?可是现在有话不说,更待何日?只要能有利于众生,其它的也就不去顾虑太多了。因此就把凡可记可写的随时笔述下来。

万历乙卯春日后学云栖袾宏谨识


竹窗随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世,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虽东语西话,宾叩主酬,种种不一,要归于整饬行门、平治心地而已。余如世谛中事,无关于法化,无补于修进者,则不暇及焉。噫!吾耄矣,胡不囊括瓶守,而喋喋乃尔?噫!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苟有利于民物,他何恤为?因以付管城子

万历乙卯春日后学云栖袾宏谨识

【注释】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著。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内容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诸子百家、文学艺术以及宋代掌故、人物品评等方面。

赵老:唐朝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曹州郝乡(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俗姓郝。幼年出家,嗣法于南泉普愿禅师。历参黄檗、宝寿、盐官、夹山、五台等诸大德。八十岁时,众请住持赵州(今河北赵县)城东观音院,四十年间,大扬禅风。世寿一百二十岁。敕谥真际大师。后人称之为赵州古佛。著有《真际大师语录》三卷。

寸晷:晷,比喻光阴,时间。寸晷,犹言片刻。

管城子:笔的别称。

【译文】

    古人著有《容斋随笔》,我仿效于竹窗之下,凡平时有所感触的皆记述下来,或时有所见闻的事也加以记述,从初笔至再笔,合起来已经有二册了。当我年届八十岁时,颇能知道从前七十九年的种种不是,而且也能自觉到自己的心地工夫还未达到寂静的境界。无奈年老体弱,很久以来总是耽在乐生堂中休养,未能如赵州老人八十岁仍勤于行脚。于是就在一榻上走访千山,片刻而神游于百世,仍走笔于所感所见,不意之间又成了一册。虽然在内容上有时这里说一段,有时那里说一段,或者跟人探讨一些问题,拉拉杂杂,种种不一。但总的说来,主要还是归结于整饬法门,平治心地而已。其它如世俗中的事,无关于法化的,于修行进道没有补益的,就没有闲工夫提及了。

唉!我已经都这么老的年纪了,为什么不一概保持缄默,还要这样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呢?唉!我已经这么老了,如同斜阳残月,还能有多少时间?可是现在有话不说,更待何日?只要能有利于众生,其它的也就不去顾虑太多了。因此就把凡可记可写的随时笔述下来。

 

万历乙卯春日后学云栖袾宏谨识



(由于文章太长,后期 连载)

(责任编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立灵修行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立灵修行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阅读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129号    电话:0571-8733 8675/8733 8595    邮箱:tlx@li-link.cn

Copyright © 2016 - 2020 立灵修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浙ICP备1602496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6411号

技术支持:新瑞文创

返回顶部